代谢组学方法怎么筛查2型糖尿病前期潜在生物标志物?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多种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综合导 致的一组异质性和进行性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 不足所引起的。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多种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综合导 致的一组异质性和进行性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 不足所引起的。
发表的社论指出,在老年人糖尿病管理中,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放宽指标,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同时,应妥善考虑老年人的共病情况,进行定期的药物检查及评估,科学用药。正确的糖尿病管理不仅将减少糖尿病导致的经济负担,还会对老年人的福祉和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体重、管好体重、健康饮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很多人一听糖尿病,不是吓瘫就是立刻奔着降糖药去。药当然重要,但问题是:你靠药压下去的血糖,不等于胰岛就恢复了。更别提那些不运动、不节食、躺着吃药的人,药吃到血糖还是上来了。
报道指出,通过24年对全国5424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观察,首次证明采用新型“早期胰岛素”疗法的患者,比接受传统“阶梯式”疗法的患者中风发病风险降低31%,心力衰竭住院风险降低28%。
牛奶和乳腺癌之间总是“爱恨情仇”不断,都知道牛奶能补充钙和蛋白质,有利于觅友们的康复,但是近两年新研究频出,似乎在证明过量摄入牛奶和乳腺癌风险升高之间的某种微妙关联……
在糖尿病的世界里,我们一直被灌输“严格控糖”的观念。但最近,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一项新认定,彻底打破了这个“常识”!4月8日,一种全新的糖尿病类型——5型糖尿病正式“出道”,它的治疗方式堪称糖尿病界的“叛逆分子”,不仅不建议严格控糖,反而需要额外补充营
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肝脏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王广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肝脏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谱的影响,首次揭示了肝脏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在2型糖尿
作为临床应用超百年的经典降糖药,二甲双胍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发现新作用。据赛柏蓝梳理,该药物目前已报道的潜质作用达40余项,涵盖抗衰老、心血管保护、改善代谢等多领域。
它们共同发生的原因与人们饮食结构不合理、进食过多高脂油腻食物、长期摄入饮料 等高碳水化合物紧密相关,在合并其他代谢性疾病情况下,糖尿病患者血糖更易 波动,长期高血糖状态。
我国1994年糖尿病总人群患病率为2.28%,2015年糖尿 病总人群患病率升至11.6%,2017年糖尿病总人群患病率增至12.8%,呈逐年上 升的趋势。
你可能不知道,有一种糖尿病,不需要吃药就能控制,甚至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该被贴上“糖尿病患者”的标签。但它却被误诊成了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结果是:吃了一辈子药,该停药的不敢停,不该打胰岛素的反而越打越多。
于是蛋糕、巧克力、奶茶成了餐桌上的“通缉犯”,连水果都常常被冤枉成“血糖炸弹”。但你仔细一查血糖监测数据,惊讶地发现:升糖最快的,居然不是这些甜滋滋的东西。
睡眠对所有生物都至关重要,约占我们生命的三分之一,良好的睡眠是保持最 佳健康的必要条件。睡眠在生长发育、免疫功能中起着核心作用。
打胰岛素的人,都会碰上一个扎心的问题:药量怎么越打越多?是不是身体坏了?是不是药失效了?到底该继续加量,还是换个方向?今天咱们不绕弯,直接讲明白。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的速度显著加快,根据最新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 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已经攀升至约2.67亿,占总人口数的18.7%。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糖、反式脂肪酸、高盐、红肉的摄入都与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相关。
2 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存在,对全球范围内的卫 生健康事业都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在健康领域,2型糖尿病一直被视为一种“慢性且不可逆”的疾病。然而,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正在打破这一传统认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2型糖尿病逆转的那些事儿,看看医学如何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Asprosin是一种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新型脂肪因子,其可在多种器官及组织中表达,具有促进肝糖合成、抑制胰岛素分泌,刺激食欲以及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等作用。